1、树龄在300年-499年的树木定为二级古树;树龄在100-299年的树木定为三级古树。国家级名木不受年龄限制,不分级。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特级保护;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;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 年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。名木不受树龄限制,实行特级保护。
2、国家一级(树龄500年以上);国家二级(树龄300~499年);国家三级(树龄100~299年)。而名木则是指树种稀有、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、纪念意义的树木,名木并不受树龄限制,而且不分级。另外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规定:“各级人民政府对古树名木,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,严禁破坏。
3、古树根据树龄分为三个等级:国家一级(树龄500年以上);国家二级(树龄300至499年);国家三级(树龄100至299年)。而名木则指那些树种稀有、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、纪念意义的树木,不受树龄限制,也不分等级。
4、三级古树:树龄在100--299年。当然,不同的国家对古树树龄的规定差异较大。在西欧、北美一些国家,树龄在50年以上的就定为古树,100年以上的古树就视为国宝了。
5、我国的保护标准将古树分为三个等级:国家一级古树需树龄超过500年,且胸径有特定要求;二级古树要求树龄在300-499年;三级古树则为100-299年。名木的界定更进一步,包括稀有、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、纪念意义的树木,如南山古柏、阿里山神、银杏、胡杨等,这些树种不仅生态价值高,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。